为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学的有效衔接,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思政课建设规律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途径,4月10日下午,由我校牵头主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学校副校长张智涌、王卓,崇州市教育局、明湖中学等10所共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马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扩大“朋友圈” 共筑思政建设“同心桥”
思政课的建设,只有扩大“朋友圈”,才能更好推动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会议上,各学校代表积极深入探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思路、亮点、成效和做法,副校长张智涌指出,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如今,已初步形成“1312”总体建设目标,即组建“1”个高质量研究中心,有序推进崇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3”色为载体打造品牌育人、示范“金课”、思政育人优质课程资源库;形成“1”批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组建“2”支队伍(专家指导小组和大中小学联动的优秀师资队伍)。学校也正在谋划“成渝经济圈”德育一体化工作模式,探索“成渝”市属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站,形成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新模式,他诚挚邀请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积极加入,共筑思政建设“同心桥”。
用好“大思政” 共合思政发展“凝聚力”
在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5周年之际,学校掀起重温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紧扣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聚各方力量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推进崇州地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并通过“大思政”建设格局,将水文化研讨、水文化科普教育基地、蜀水讲堂协同育人,将马克思主义协会、思政3D/VR虚拟仿真实践、红色文化宣讲、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黑龙滩水库2个思政实践教育基地联通互动,积极与建设院校携手并进、加强合作,共同发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作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浓厚氛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紧扣“有特色” 共谱思政育人“新篇章”
近5年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治学原则,发挥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作用,加强思政课人才培养,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党委办马院、马院立学科、团队建课程、教师做科研”的特色马院建设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思政+党建+水利”三合一发展理念,建设党建引领促发展、内驱外驱促建设、教学改革促提高、理论研究促教学的“四促”特色发展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稳步发展。大中小学思政建设一体化作为推动特色马院建设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发挥好学院的牵头和辐射引领作用,在思政课程建设、理论研究、教师培训、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7个方面,与中小学校思政课共同谋划、探索共同体的特色发展之路,助力特色马院的建设与发展,以有特色的教科研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谱写思政建设新篇章。
(供稿:梁丹 审稿:张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