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S登录
  • VPN系统
  • 高校网络理政

传承“三苏”家风,守牢“大国粮仓”

——学校关工委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日期:2024-05-29   作者:离退休工作处   关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要求,5月28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水利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在眉山市开展“追寻足迹强党性,三苏祠里学家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主题活动。追随总书记的脚步,大家参观了三苏祠和永丰村,在三苏祠领悟文化自信,在永丰村感悟乡村振兴。学校退休教师代表及在校学生共6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三苏祠,红墙黛瓦、古树成荫,苏家“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好家风在这里代代传习。走进三苏祠,大家跟随解说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进行了参观,进一步了解了苏洵及程夫人因材施教、题砚教子,督促苏轼清风做人、勤政廉洁等家风家教故事,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时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在场师生颇有感触,备受鼓舞。

参观学习后,师生共同体验漆扇制作。漆扇是一种非遗手工艺品,以漆为笔,以水为墨,一进一出间,东方色彩便跃于扇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制作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备漆、题字,通过旋转或轻摇等形式漂出了一把把精美绝伦的扇面。制作完成后,师生互赠漆扇,扇面寥寥几字却传达了师生间的深深祝愿。

最后,师生一行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共赏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永丰村里稻花香”。永丰村依托水稻产业和技术优势,建成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参观学习了村内生机勃勃的荷塘、厌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丰收田、综合服务中心“丰收里”、科技小院等内容,在直观感受乡村振兴成果的同时,也强调了大学生居安思危意识,不仅要节约粮食,更要为守牢“大国粮仓”交出“青年方案”。

此次活动,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眉视察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沉浸式学习等方式,增强了师生党性,传承弘扬了“三苏”家风、非遗文化,助力大学生践行粮食安全观。退休老教师在丰收田内回忆的“曾经粮食不够”的苦日子,也让同学们决心今后将继续重视粮食安全,守牢“大国粮仓”,将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供稿:离退休工作处 审核:饶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