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根据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方案安排,5月23日及27日,我院教师黄平、何静、吴妙馨、彭红维,带领水利工程学院智慧水利班学生赴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紫坪铺水库为解决特大型灌区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用水安全问题而批准兴建,其继承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当前已成为了一座集农业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发电、旅游等一系列效益于一身的水利枢纽工程。5月23日,我院教师带领学生抵达水库观景台。黄平老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紫坪铺水库的基本情况,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实地、实际,帮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该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随后,何静老师以水工程在水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为主线,从国家治理与民生福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与社会凝聚力四个方面,带领学生们共同探寻紫坪铺水利工程蕴含的治水兴水人文魅力。
黑龙滩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5月27日,我院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黑龙滩水库,领略了这座水利工程的壮丽景象。随后,吴妙馨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黑龙滩水库的基本情况,并深情讲述了我校教师在水库建设过程中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鼓励大家要学习传承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接着,彭红维老师围绕仁寿的历史变迁、黑龙滩水库建设过程、功能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鼓励学生要饮水思源,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建设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切实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


实践教学不仅是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思想的碰撞和升华。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水利青年,应该继续深入学习了解治水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水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投身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之中,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但师生们的学习之路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促进思政课程提质增效。
(供稿:彭红维 何静审核:张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