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文化

书海赶潮(20):井古史布分享《中华经典十三讲》

时间:2024-11-24 浏览:

由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主办、图书馆志愿服务队承办的“书海赶潮”第20期读书分享会,于2024年11月20日中午在图书馆联盟会议室顺利举办。主讲人井古史布同学,分享的书籍是郭继承的《中华经典十三讲》。来自我校同读过这本书的25名同学全程参与分享。本期读书会主持人是袁洪,受邀暖场嘉宾为张妤老师。

井古史布同学在分享中指出,《中华经典十三讲》的作者是郭继承,里面都是国学精髓,包括《易经》《道德经》《论语》《中庸》《孙子兵法》《六祖坛经》等。全书主要围绕如何提升自身的修为和智慧展开论述和分析。

井古史布同学认为,《中华经典十三讲》通过对十三部国学经典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井古史布在分享中还发表了自己的心得和看法:一直以来,我们都更加看重经济发展,而事实上文化需求和文化认同也同等重要。

《中华经典十三讲》内容丰富,井古史布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只做了简短的分享。有些分享片段是耐人寻味的,比如分享《易经》,他分享了郭继承的一段精彩言论:“我们要从万物相融的道理中,明白相互转换的人生。当身处巅峰时,要懂得谦虚与自省,要把巅峰当作一个新的开始,切莫当作永恒;当身处低谷时,要寻求一种向上点与制胜点。”分享《论语》,他讲了自己通过学习郭继承的讲解,也是有自己的感想的:强调君子立志于道,在生活中就要坚定自己的志向,引导自己不断向前。分享《道德经》,他的体会是:修德需静心,修道需无为。

井古史布同学的分享结束后,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主动上台做了即兴发言,分享了他们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和近期阅读书籍。有一位同学分享了《追风筝的人》,该书写作背景与阿富汗的历史、宗教、战争息息相关,讲述的是阿富汗少爷与仆人哈桑之间的真挚友情及互相救赎的故事。也有同学分享自己听讲座的感悟,“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多阅读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从中感受其魅力,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汲取力量。”

暖场嘉宾张妤老师,让我们了解到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汉服文化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连续不断的中华文化,古中国自古即有华夏之称。何为华夏?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文化不同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她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与灵魂,我们应坚持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供稿:张方圆、杨京文  审稿:谢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