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约,风采依旧。顶级专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员李宁教授,于2024年6月27日下午再次应邀来到我校,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新理念新技术”的高端讲座。本场讲座在学校行政楼C303举办,由校长刘建明主持,水利学院、资环学院专业教师及200余名学生参加。
李宁教授是西安理工大学首批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学术领域成就斐然,发表论文多达500余篇。在讲座中,李宁教授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领域的最新理念和前沿技术。传统理论认为围岩是荷载,但最新理念认为不是荷载。新理念催生更安全、更节约的新技术,就要求:第一保护围岩。如何保护呢?减少爆破拉应力;降低超欠挖;TBM开挖。第二防松动变形。第三,发挥围岩自承能力。除了讲围岩以外,李宁教授还重点分享了地下洞室快速智能化分析评价系统(FAST)。这个系统是李宁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倾注若干年心血完成的。是一款直接服务于地下硐室工程,面向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建方的大型多功能隧道快速分析与评价软件。最大特点与优势是能将传统有限元分析所需几天提速到几分钟。这个讲授是在教孩子们以技术大招,非常实用。
先生讲课的方式,非常开放,允许随时提问打住。先生的讲座,还是理实一体、课程思政的最佳示范。先生对全球尤其是我国的隧洞工程、地下工程非常熟悉,举例紫坪铺水利枢纽等工程,信手拈来。他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掌握技术,到了工程单位,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堂堂正正做事成就自我。现场师生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不时记录重点,并在互动环节积极提问,与李宁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另据介绍,李宁教授还曾斩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全国优秀教师等崇高荣誉,更有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重磅奖项收入囊中。不仅发表论文多,还拥有20余项专利与软件版权,并合作撰写12部著作。
本次讲座为“蜀水讲堂”第33期,是本学期该讲堂的收官之作。由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携手成都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重点基地、成都高职中专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由图书馆、科研处、水利学院与资环学院联合承办。
(撰稿/王璐慧;摄影/梁强;审核/谢祥林、李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