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水讲堂

蜀水讲堂30||近中国川剧,体验戏曲之美——川剧大师肖德美带你体验川剧的魅力

时间:2024-05-23 浏览:

中国戏剧演员最高奖-梅花奖得主肖德美先生,他的温文尔雅,他的春风化雨,他的和蔼可亲……他的言谈举止都是审美,都是戏,最能引人入胜。

2024年523日晚,这位川剧界的大咖、国宝级大师,带着他的成名作《芙蓉花仙》片段、代表作《石怀玉惊梦》片段与诸多精彩的经典剧照等,光临“蜀水讲堂”第30期,走进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莲湖湖畔引导近500名师生一起体验川剧唱腔音乐之美、行当之美、身段身韵之美,现场气氛空前活跃。

本期讲座的题目为《走近中国川剧,体验戏曲之美》。参加本期讲座的热心观众包括学校团委“青马工程”“星火计划”培训班学员及各二级学院戏曲爱好者。

“戏苑乃普天之下大学堂也,优伶者乃天下之大教师也。”肖德美先生用陈独秀先生的一段话引入话题,并强调指出“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集文学、诗歌、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于一体的艺术。”他告诫同学们,千万不能片面地把变脸等同于川剧。说起我们四川,我们不能只知道有川菜、川酒、川茶、川妹子,还有很重要的,那就是川剧。川剧是巴蜀文化的精髓,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八大剧种之一,2006年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资料显示,肖德美先生现是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教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是四川技能大师。他曾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数十年潜心传播川剧文化。他的最大最真切的感受是:艺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肖德美先生的讲座与公众司空见惯的文化讲座风格有明显不同。他的讲座主体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谈川剧的特点,二是讲川剧的唱腔音乐之美,三是讲川剧的行当之美,四是讲川剧的身段身韵之美。这些内容一般人都是在讲,单靠语言传播;但肖德美先生是在表演,依靠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进行展示。一把小扇子在手,他就可以把川剧的全部行当(小生、旦角、花脸、生角、丑角)的嬉笑怒骂万千情绪表演出来,而且能够串成故事,比如文小生登青城山看风景、在都江堰看水等等。他不仅自己表演,还邀请台下观众上台现场教他们表演,演武小生,演旦角。讲到川剧的唱腔音乐之美时,肖德美先生还引导全场观众一起来体验昆腔,唱川剧御河桥《小桃红》的片段:“我表妹,真美貌/眉清目秀柳条腰/俊俏,好一似月宫仙子袅袅婷婷步下云霄。”先示范唱,然后引领全场一起唱,唱毕,全场顿时响起欢快的掌声一片。

分节分片段体验了川剧的唱腔音乐之美、行当之美和身段身韵之美后,肖德美先生播放了他的成名作《芙蓉花仙》片段、代表作《石怀玉惊梦》片段,这是一种整体鉴赏。让大家切切实实体会到了川剧的文学性强、表演程式功法丰富、表演绝技精妙独到、表演雅俗共赏等特点。当然,大师级别的人物,他的艺术成长之路也是大家很关心的。肖德美先生只围绕他的成名作《芙蓉花仙》、代表作《石怀玉惊梦》讲了一些人生经历,15岁偶然进入川剧行道,30岁完成成名作,吃了许多苦,最后苦尽甘来……他真诚地讲到“干一行爱一行,这非常重要。”他真诚地讲到,个人在成就一些川剧剧目,但更重要的是川剧成就了他。他非常感谢川剧,感恩川剧,他在讲座屡次提到“感恩”二字。他结合川剧的程式技巧需要苦练,感慨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是虚言。”他还给大家讲到老艺术家的感慨,“三生当不到一熟;三熟当不到一精;三精当不到一随。”这些话分明就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做人、如何掌握专业技能了,赋予了“蜀水讲堂”课程思政的意义,而且润物细无声。

肖德美先生人极谦和,非常真诚,他的学养也非常高。整个讲座,表面上只是在讲川剧,但是由于戏剧是综合艺术,说到舞蹈、说到音乐、说到文学等等,就非常考功夫。比如在讲文学性上,他讲吕蒙正、讲周瑜、讲贾宝玉等角色,他对文学作品涉及的作家、语言风格和特色等,信手拈来;他对四川历史上的文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乃至近代的巴金等,都非常熟悉。他还很关心川剧的传承,关心年轻人的成长。

讲座现场,我们还专门邀请了我校川剧爱好者、非遗协会会员、遥摄2231钟雨彤同学前来表演川剧变脸、吐火。肖德美先生带领全场人员向小钟同学的精彩表演鼓掌,同意有机会指导她今后的川剧学习。

本期蜀水讲堂由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水生态文明研究重点基地、成都高职中专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学校团委、图书馆、教务处联合承办,学生非遗协会、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协办,并纳入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起的成都学术沙龙活动和2024年学校职业教育周活动。

图1 肖老师讲座现场

图2 肖老师指点同学们动作身段

图3 肖老师示范川剧身段

图4 大合影

(供稿:谢祥林 审稿:张妤)


时间 2024年5月23日晚 地点 行政楼C101